盲目尝鲜不可取 劝君莫做“菇勇者”

时间:2023-08-09 11:49:44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每年夏季是野蘑菇生长的旺季,中毒事件易高发。前几天,六安市裕安区发生一起误食野生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全省已发生多起类似事件。防止野生蘑菇中毒,最好就是不采不食不买不卖,不盲目尝鲜,不做“菇勇者”。

天台采摘野蘑菇 次日食用后被“放倒”

8月3日,六安市裕安区发生一起误食野生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接到报告后,裕安区疾控中心立刻赶往现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毒蘑菇进行了样本采样。


【资料图】

工作人员了解到,中毒者正是从工作地的天台采摘的野生蘑菇,中午带回家烹饪后与家人一起食用。1-2小时后,同食人员均出现了呕吐、腹泻、头晕头疼等症状,随即前往医院急诊就医。

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每年在安徽并非个例。夏季是野蘑菇生长的旺季,中毒事件高发,严重的还出现过亡人的情况。今年以来,全省已经发生多起类似事件。前段时间,淮北市就报告一例因食用野生蘑菇——大青褶伞中毒病例。今年6月中旬,亳州市利辛县也发生过一起。

食用后若身体不适

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吃了野生蘑菇中毒之后,该怎么办呢?对此,裕安区疾控部门给大家“支招”:一方面,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告诉接诊医生进食野生蘑菇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同时,保留剩余蘑菇样品或把进食蘑菇的照片提供给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在等待救治时,可采用简易方法帮助中毒者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盐水,然后用筷子、手指、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咽喉部,帮助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对神经精神型的中毒患者适当束缚,防止其伤人或自残等举动。

不采不食不买不卖

不做“菇勇者”

在地处皖南的黄山市,野生蘑菇、野菜野果种类繁多,分类广泛,其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且不易鉴别。民间的试毒和防毒办法如用高温煮沸、银针试毒等是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是不可信的。

今年4月,黄山市市场监监管部门就下发风险提示,要求当地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者在购买食品原料时要严格落实原料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制度,不得采摘、采购和加工经营野生蘑菇及其制品。

今年6月底,安徽疾控部门也发布了提示,提醒广大居民注意预防毒蘑菇中毒。其实,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很简单,就是不采、不食、不买、不卖,不盲目尝鲜,不做“菇勇者”。

■新闻链接

野生蘑菇中毒有哪些表现?

裕安区疾控部门介绍,主要有胃肠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急性肝肾损害型、呼吸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几大类型。

其中,胃肠型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多数在食用野生蘑菇后0.5-6小时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泻,严重者可伴有消化道出血,继发脱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

神经精神型多在食菌后1-6小时发病,表现为多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呕吐、腹痛、腹泻、脉搏缓慢等。少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谵妄、幻觉、惊厥、抽搐、昏迷、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因此而死亡。

此外,溶血型多数在食菌后6-12小时发病,除胃肠道症状外,有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导致急性肾衰竭。部分病例出现血小板减少、皮肤紫癜,甚至呕血或便血等。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实习生 韩佳辉

关键词: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